亚洲va中文字幕,十八禁一区二区天堂,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人民網
人民網>>臺灣頻道

詩書酬答,兩岸作家的文學之約

本報記者 張 盼 文/圖
2023年09月02日05: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位於紹興魯迅故裡的三味書屋。

  兩岸作家參觀浙江文學館。

  臺灣作家在蘭亭即興題寫詩句。

  大陸知名作家王旭烽第一次前往臺灣是在多年以前。她回憶道,“桃園機場是這樣近,從上海起飛的航班,一會兒工夫就到了。我們參觀了臺北101大樓,去南投縣喝了綠茶,和臺灣本地作家有著非常自如的交流。寶島作家雅致的風范,仿佛從線裝書裡撲面而來。”

  在2023年兩岸文學交流會上,王旭烽特意帶來她最新出版的長篇系列小說“茶人四部曲”,作為“對臺灣作家代表團的致敬”。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浙江省作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是近年來中國作協組織的兩岸文學交流活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臺灣作家24人、大陸作家22人參與其中,在浙閩兩地詩書酬答、採風交流、夜談放歌,共赴文學之約。

  

  “兩岸文學構成很好的映照”

  “看到來自寶島的文學同行,我感覺非常親切,這大概因為臺灣文學在我們閱讀體驗中早已成為很熟悉的存在。從余光中、白先勇、席慕蓉,到蔣勛、張大春、楊渡……從臺灣作家的文字裡,我們讀到了細膩的古典韻味。”浙江傳媒學院教授魯引弓說。

  1954年,臺灣詩人洛夫、張默、痖弦共同發起成立創世紀詩社,並創辦《創世紀》詩刊,有力推動了臺灣現代主義詩歌運動。“從創立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文學交流。”臺灣《創世紀》詩刊執行主編姚時晴說,借由詩歌節、創作研討會等交流活動,兩岸詩人可以深化友誼並激發創造力。

  “我和姚主編估算了一下,在《創世紀》詩刊發表過詩歌的大陸詩人,大概已有數百人。以臺灣的創世紀詩社、現代詩社、藍星詩社三大陣地為代表,兩岸詩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一度非常頻繁而密切。”大陸詩人沈葦說。

  “《聯合文學》雜志1984年創刊,1987年聯合文學出版社成立,同年得到大陸作家沈從文授權,在雜志上做他的專題,並出版其著作。”臺灣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周昭翡介紹,此后出版社也與莫言、余華、蘇童等大陸知名作家有過交流合作。“很多人對臺灣作家的認識還停留在余光中、白先勇、張大春這個階段,事實上我們出版了非常多臺灣年輕一代作家的作品。我們希望通過交流認識更多大陸的作家,也讓大陸的好朋友們多認識我們臺灣的新生代作家。”

  臺灣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經理李文吉曾負責眾多暢銷書的策劃執行,在他看來,“兩岸文學構成了很好的映照。”不管是小說、散文、詩歌,為什麼這些書籍由繁體字轉成簡體字在大陸出版,一樣獲得很好的銷量?他說,“就是因為兩岸同文化、同文字,連生活方式都一樣,因此對於文學的理解也是相似的。”

  “每一次交流都不可復制”

  “這次來的臺灣作家,不少是熟悉的朋友,還有些雖未謀面,但早就讀過作品,可以說是神交已久。”曾任《臺港文學選刊》主編的楊際嵐說,我們有著“編者、作者、讀者”的多重身份,能夠互相傾聽和閱讀,這是很美好的事情。“每一次交流都不可復制,我們很珍惜這些遇見。”

  曲水流觴,蘭亭賦詩。在浙江紹興市郊的蘭渚山麓,兩岸作家臨水而坐,擎一盞紹興黃酒,即興聯句作詩。臺灣作家羅智成說,在他心目中,中國文化史上最優美的兩個典故,一則是宋明理學的“鵝湖之會”(南宋時朱熹“理學”與陸九淵“心學”的哲學論辯),再則是魏晉風流的“蘭亭雅集”。

  “特別是蘭亭修禊之會,更有散文名篇及書法經典來作見証,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故事。每次看到這幅作品,都讓人心向往之。”羅智成說,他此前創作《舞墨》一詩,專門談論中國書法。墨華亭下,羅智成揮毫書寫“弦歌不輟”四字,留贈當地文友。“這是孔子傳承中華文明的理想,也是我向往的境界。”

  “在我開始對小說產生興趣時,恰好讀到了魯迅的作品,對我影響很深。”在參觀紹興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時,臺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宇文正感慨,這引發了她“少女時期閱讀的記憶”。數年前,她為臺灣出版的《魯迅文學獎作品選·散文卷》作序,其中寫道:“在近年臺灣散文裡,我們往往讀到的是人,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人的欲望。我讀這系列大陸作家的散文,讀到的是土地、歷史、時代與民族文化。”

  “這是一卷從大地山水裡長出的文字!”宇文正與兩岸作家分享感悟,也驚喜於書中寫福建閩侯人林覺民的散文透露的“原鄉線索與震撼”。“我的祖籍是林森縣(隸屬福建福州),上網一查才發現閩侯就是林森,林覺民是我同鄉。他住過的舊宅,后來又成了冰心的故居。”

  “一片冰心凝長樂,八方熱血掀巨濤。”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在位於福州長樂的冰心文學館題寫詩句。“冰心的作品我們在課本上讀過,她的小詩影響深遠。我在臺灣高校教書,本科一年級的文學課程就會介紹冰心的作品。我這次和作協的朋友說,閱讀冰心,也可以成為兩岸很好的連接點。”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楊宗翰說。

  “用文學之筆書寫所見所聞”

  行程伊始,白日座談之后,不少臺灣作家談興猶濃。他們相約西子湖畔、明月樓頭,有人唱起“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劉半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此后兩岸作家且行且歌,從臺灣民歌唱到港臺流行金曲,從電視劇《紅樓夢》插曲唱到《南屏晚鐘》,發現彼此的文化記憶果然交集很多。

  “西湖邊上有個叫‘純真年代’的書吧,我這次一到杭州,就跟臺灣作家朋友說,一定要過來看看。正好《江南》雜志主編鐘求是也這麼提議,算是不謀而合了。”臺灣詩人顏艾琳說,兩岸作家在夜間相約前往西湖邊寶石山腰,在這家有著“西湖文化客廳”美譽的書吧,圍桌閑坐,共話兩岸文學情緣。

  “純真年代”書吧主人朱錦繡是浙江溫州人,燒得一手好菜。聽聞書吧的沙龍故事后,臺灣《文訊》雜志社長兼總編輯、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封德屏說,紀州庵陸續推出了多道“作家私房菜”,將來或許有機會邀請朱錦繡來臺一展廚藝,把故事“端上桌”。“我選東坡肉吧,好多作家朋友都說,我做的比餐廳的好吃。”朱錦繡笑道。

  參觀良渚博物院后,顏艾琳對良渚陶器上的刻畫符號著迷不已。“這些符號畫的是什麼,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我抄畫在隨身攜帶的速記本上,一路上反復拆解,就像猜謎一樣。”她打算創作《陶說》一詩,速記本上已可見詩作的雛形。煙雨空靈的江山廿八都古鎮、“白天扛鋤頭、晚上拿筆頭”的余東農民畫村、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朱熹講學著述所在的武夷書院和考亭書院,也讓兩岸作家贊嘆連連。

  “就在幾天前,我還在閱讀諸位臺灣作家的佳作,用文字構建對寶島臺灣的想象。沒想到幾天后,我們成了這麼好的朋友,也一起探索了這麼多的可能性。”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副主任蔣好書說,希望臺灣作家朋友能用文學之筆書寫此次所見所聞,讓島內更多同胞了解真實美好的大陸,也期待未來兩岸文學交流更加密切。

(責編:衛嘉、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