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月14日電 據中評社分析指出,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晚措詞強硬,首次提到要罷免馬英九、罷免“立委”。但根據現行條例規定,要罷免公職,必須在就職滿一年后才能提出。臺灣地區領導人罷免案門檻更高,綠營自知不可為,否則“臺聯黨”之前提出罷免馬英九案聯署時,民進黨為何不跟進?但現在喊出罷免馬英九、“立委”,難道僅是為1月26日臺中“立委”補選?還是綠營后續還有其他動作?而第一波考驗來自2月1日,本屆“立委”就職滿一年。
民進黨昨天發起“人民火大、一路嗆馬”游行,人數比起之前民進黨活動略多,臺北市警方都估計昨天有7萬到10萬人。但綠營“火大嗆馬”之后,外界都在關注,民進黨應該有具體政策或是行動,必須用實際作為,改善現在臺灣的狀況,否則一場火大游行,淪為一時情緒發泄,對臺灣仍然沒有幫助。
蘇貞昌昨提出罷免“立委”、罷免馬英九,是綠營晚會前強調的重大宣示。但這個宣示,“臺聯黨”早就在做,更常常利用民進黨活動在各地方進行聯署。當時民進黨就有人擔心“臺聯黨”借著聯署罷免馬英九,其實是在拔民進黨基層樁腳,尤其以罷免馬英九為號召,對于深綠有很大回響。
觀察民進黨跟進“臺聯黨”的號召,有幾點可推論,首先是,1月26日臺中市第二選區將進行補選,這是蘇就任黨主席,首次面對的“立委”補選。蔡英文主席任內曾面臨幾次“立委”補選,都拿下不錯成績,蘇不得不重視。第二是,“臺聯黨”連署案可能已達到一個數量,這個數量逼民進黨必須跟進此訴求,避免大量綠營選票被拿走。
但民進黨當初態度保守,不愿隨“臺聯黨”起舞,一方面當然是知道罷免門檻高,成功可能性不高,又會動用大量社會資源,對民進黨建立理性形象不利。
民進黨自2012年選舉落敗后,希望向理性、中間路線靠攏,吸引更多中間選票,因此突顯“立院”黨團重要性,就是希望能夠以政策、法案等理性訴求爭取選民。
但民進黨在“立法院”處于席次劣勢,要爭取修法空間很小。一碰到機會,像上周“立法院”反媒體壟斷修法,草率提出草案,被國民黨抓到把柄,對綠也是一種傷害。因此黨中央是否思考理性與民粹之間操作的平衡性,才愿意提出跟進罷免案?
不管民進黨罷免案玩真的?還是玩假的?第一個檢驗的時間點就是本屆“立委”就職屆滿周年的2月1日,如果屆時在有勝算的選區提出罷免案,才會知道是否只是藉著這個議題為臺中市“立委”補選加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