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中文字幕,十八禁一区二区天堂,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人民網
人民網>>臺灣頻道>>新聞專題>>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征文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征文選登

一張70年前的舊照牽出的兩岸奇緣

2019年01月21日14:40 | 來源:中國臺灣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一張70年前的舊照牽出的兩岸奇緣

  海峽兩岸少年學子合影。(圖片來源:李世駿)

  1945年二戰勝利結束,依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臺灣從《馬關條約》簽訂后被日寇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下回歸中國,獲得光復。那時我十二歲,隨同父輩去了臺灣,并就讀于臺灣省“國語”(普通話)推行委員會附設實驗小學。當時班級里除臺灣本土的同學外,還有來自大陸各地的同學,海峽兩岸少年學子相聚一起,盡管存在著生活的差異和語言的隔閡,但彼此都很友好,大家一起學習和游戲,互相學習語言,思想清純,相處融洽,至今仍給我留下了珍貴美好和難忘的回憶。

  珍貴的留影

  1947年初夏的一天,下著濛濛細雨,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在臺灣博物館前拍下了一張小學畢業的合影。時光流逝,幾經波折,我將此照保存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了。每當翻開相冊見到這張舊照時,都勾起了我當年在祖國寶島渡過的那段短暫美好少年時光的許多回憶,而且也因這張照片牽出了兩岸情深的故事。

  尋找同窗友

  2008年我作為退休教師參加了浙江省上虞春暉中學建校100周年校慶活動,遇見了早年春暉中學已故老校長范壽康先生(當年臺灣光復回歸中國后首任臺灣教育處處長)之子范岱年先生。我告訴他當年在臺灣我和他的妹妹是小學同窗學友,很想通過他把那張合影照片轉寄給他在美國的妹妹范福棣女士,表明我想尋找當年同班老同學的愿望。在他們兄妹的幫助下,幾經輾轉,終于初見眉目,與美國和臺灣的兩位同學取得了聯系,于是我再把這張畢業合影復印放大后,分別寄給了他們,并在照片后面深情地寫著:

   遙想昔日寶島同窗朝霞歲月

  更惜今朝兩岸舊友夕陽余生

  這是一張70年前來自大陸各地與臺灣本土少年學子共同學習生活的同窗畢業合影,當他們見到此照后驚喜不已,做夢也想不到經歷了這么多年后還能在照片中再次找到當年青蔥歲月的自己。人生跌宕,歷盡滄桑,當年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已成為耄耋翁嫗。在電話或書信中我們回首往事,互敘人生,追憶同學之間的點點滴滴,幾多歡笑與淚水,幾多期待與思念都融匯在這張跨越了七十年時空畢業合影的記憶之中,回味無窮,感慨萬千。

  重歸博物館

  臺灣博物館創建于1908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它的建筑融合了古典西洋元素,是臺北代表性公共建筑,也是重要的歷史地標,所以百年以來吸引了無數民眾在它前面拍照留影。臺灣博物館為迎接建館100周年到來之際,發起了“國民影像征選”活動,向社會各界征選館前影像并予以評獎。于是在臺北的李眉君同學把我寄給她70年前的畢業合影送去參選,并詳盡說明了此照的歷史與來歷,在所有送去參選的照片中我們這張合影保存時間最長,影中人最多,故事性最強,結果獲得了銀獎,最后也將此照贈給了博物館收藏留念。

  此后在2015年8月17日的臺灣媒體《聯合報》上以醒目的大標題:“一場雨,一張照串起68年兩岸奇緣”對此作了詳盡的采訪報導。

  喜載校史冊

  身居臺北八十多歲的李眉君同學之后又回到了當年母!船F在的“臺北國語實驗國民小學”以首屆老校友的身份進行了參觀訪問,并向校方介紹了當年首屆畢業同學合影的詳細背景和這張照片的來歷,把這張合影復印后留給了母校,也為母校填補上一份難得的校史資料。

  2016年5月7日是母校建校70周年,臺北的李眉君同學受邀參加了慶典活動,我也受邀但因故沒能前往,用微信賦聯以示慶賀:

  七秩華誕桃李滿園芳香四海

  百年樹人英才輩出譽滿全球

  校慶活動后收到了母校寄贈給我的一本精美校慶紀念冊《禮贊70》,我們首屆全體畢業同學在博物館前的合影也被收載其中。

  從一張70年前的舊照牽出的兩則故事都令人感到無論回眸歷史,面對現實和展望未來都表明了海峽兩岸民眾所懷有的那份道不完也割不舍,同胞手足骨肉相連的深深之情。

  期盼祖國早日實現統一以圓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作者:李世駿)

(責編:劉潔妍、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