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東坡故里——
川臺青年共度中秋佳節
圖為臺灣青年體驗做月餅。 |
親手制作月餅、體驗書法和茶藝、參加拓片制作……近日,在四川省臺辦、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的“千里共嬋娟——川臺青年魅力四川行中秋聯誼活動”中,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大、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近20名新入學的臺灣學生走進四川省眉山市,與當地大學生結對交流,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歡度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暢敘友情、共話團圓。
上香、行祭拜禮……活動中,兩岸學生走進眉山、參觀三蘇祠,近距離了解北宋大文豪蘇氏父子三人的傳奇人生。在三蘇祠,臺灣大學生穿上漢服行祭拜禮,親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和禮儀。在趣味拓片活動中,不少學生選擇制作“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字樣的拓片,以表達對親友的中秋祝福。
“做拓片還是非常需要技術的,我們年輕人應該傳承和發揚這種傳統文化。”來自臺灣基隆的林宥凱是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的大一新生,今年是他第一次在中秋節與家人分開。“我在活動過程中了解到巴蜀文化,也結交了很多新朋友,感受到濃濃的中秋團圓氛圍。”
“兩岸一家親 千里共嬋娟”川臺大學生中秋詩詞會近日也在四川工商學院眉山校區舉行,臺灣同學與大陸同學一對一結對,一起做月餅、猜字謎、飛花令。
“第一次體驗到親手做月餅,我感覺非常有趣,看到成品,也非常有成就感。”就讀于四川師范大學的臺生羅翊瑄表示,同學們在做月餅的時候互幫互助,分享著各自家鄉的中秋小習俗,暢談中秋團圓的美好寓意,兩岸中秋共團圓的氛圍非常溫暖。
在飛花令環節,臺灣學生代表和四川工商學院學生代表以“月”為關鍵詞接力吟詩,一句句與“月”相關的詩詞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而當四川工商學院教授周鐵山與臺灣學生何思儂共吟余光中的《鄉愁》時,現場更充滿濃濃的親情和感動。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音樂響起,兩岸學生共同唱響由蘇東坡詞改編的歌曲《明月幾時有》,表達對親友的寄思與祝福,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最后,主辦方還特地向參與活動的臺灣同胞贈送了書籍《蘇東坡》,希望他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東坡文化和眉山的歷史。
來自臺灣臺南的鄭鳳顰在四川學習生活只有兩個月,卻早已融入這里的“川味”生活。“這次中秋聯誼活動讓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雖然不能回家,但也感受到了中秋的氣息,真的非常開心。”鄭鳳顰說。
四川省臺辦二級巡視員白剛表示,希望臺灣學子們在四川努力深造,學有所得,爭做優秀學員,積極融入在川的學習生活,把親身感受到的大陸發展傳遞給島內的親朋好友,助力兩岸交流和融合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