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慶元宵,兩岸“90后”這樣相愛
新華社福州2月15日電(記者 許雪毅)元宵節(jié)前幾天,“90后”臺灣青年郭宏恩和福州姑娘楊雅惠舉行了婚禮。
婚禮上,郭宏恩回憶彼此認識的532天,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很小的瞬間”:去年冬天,他們還沒買轎車,騎電動車回家時,郭宏恩從后視鏡中看到楊雅惠靠在他的肩膀上,“即使外在環(huán)境很冷,但我內(nèi)心非常溫暖”。
2020年,郭宏恩入職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那是他第一次來福州。他不知道,“有福之州”有位幼兒園老師,將會成為他的妻子。
小時候,父親在廣東一家電子廠當臺籍干部,郭宏恩經(jīng)常利用寒暑假來大陸,并在臺灣讀完高中后,到中山大學就讀臨床醫(yī)學。“做出這個選擇,就等于把未來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放在大陸。”
入職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郭宏恩發(fā)現(xiàn)所得遠超預期:每天接觸各式各樣的病例,知識技能快速提升;在單位幫助下很快辦好編制手續(xù),并入住人才公寓。
元宵節(jié)這天,正在度婚假的郭宏恩打算和妻子逛逛家具店,“按照妻子的喜好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把公寓布置得更有氛圍”。
“越來越多‘90后’臺灣青年在福州落地生根,找到人生另一半。” 比郭宏恩早10多年入職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的臺灣醫(yī)生陳柏叡,作為同事和“前輩”,出席了郭宏恩的婚禮。
10多年前,“80后”臺灣客家青年陳柏叡和漳州客家女孩張金燕喜結(jié)連理。前幾天,夫妻倆在福州舉行的2022兩岸婚姻家庭暨臺胞臺屬新春聯(lián)誼活動上,分享了“兩岸一家親”的生動故事。
“感恩、暖心、一同成長。”這是陳柏叡提到自己的兩岸婚姻時想到的關鍵詞。他鼓勵更多臺灣青年跨越海峽,追尋人生價值和幸福。
對“90后”臺中青年林揚杰來說,“登陸”之旅令他想到三個詞:沖動、幸福、拼搏。
林揚杰之前在臺灣新北與人合作開設美發(fā)店。2018年他刷大陸視頻時看到伍小麗,為之怦然心動。這位“90后”四川姑娘在福州從事美容行業(yè),當時在直播平臺兼職做主播。
兩人網(wǎng)上視頻聊了一段時間后,林揚杰開始了幾乎每月一次的“夜航西飛”:下班后,搭晚上8點45分的飛機,從臺北飛福州長樂,時長一個半小時。
林揚杰第一次跨越海峽到大陸時,臺灣朋友驚呼,“你怎么這么大膽?小心被騙!”
林揚杰用事實給出回答。2019年,他和伍小麗結(jié)婚,事業(yè)也迎來新契機。
在臺灣新北工作時,林揚杰累積了穩(wěn)定客源,但發(fā)現(xiàn)市場已飽和。到福州后,他先應聘到一家發(fā)廊擔任發(fā)型師,注意到這里客源多,且消費水平不低。他感慨:“臺灣青年真應該趁年輕來大陸闖闖。”
2020年10月,借助福州惠臺利民政策,林揚杰在“臺青第一云家園”開設了美發(fā)店“艾你美”,生意漸入佳境。
夫妻倆去年底買了車,今年1月申請到首批面向臺胞的公租房,租金是市場租金標準的70%。這幾天,兩人忙著添置沙發(fā)、窗簾、冰箱等物件,并計劃通過照片和視頻,和大家分享“裝修新家的幸福”。
與林揚杰邂逅“網(wǎng)上情緣”不同,1992年出生的臺灣桃園青年簡以信收獲的是“校園戀情”。
2014年簡以信就讀福建師范大學,在學校社團活動中認識了小他4歲的福建莆田姑娘鄒曉娜。
兩人2016年確定戀愛關系,如今已攜手相伴6年。簡以信創(chuàng)業(yè)受挫時,鄒曉娜不斷鼓勵和支持,讓他認定“這輩子就是她了”。
這段細水長流的感情,用簡以信的話說,“該吵的架都吵得差不多了,該發(fā)現(xiàn)的缺點也都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更多的是磨合后的默契和珍惜”。
去年,簡以信等6位臺青合作創(chuàng)立了福州六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4個“90后”,2個“80后”,平均年齡不到35歲。
鄒曉娜也進入這家公司工作。有人開玩笑說,你倆從早到晚、從公司到家里都在一起,不會膩嗎?
簡以信說,受疫情影響,自己出差少了,與戀人朝夕相處的時間多了。但下班回家,一個打電動,一個追劇,“各做各的事,同時感受到對方就在身邊,很美好”。
元宵節(jié),談起今夏即將舉辦的婚禮,簡以信脫口而出三個詞:幸福、穩(wěn)定、平凡。而鄒曉娜想到的是:成長、尊重、融合。他們說,兩岸攜手的意義,就是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