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跨越山海“鋼鐵巨龍”是如何煉成的?
新華社福州9月28日電 題:跨越山海“鋼鐵巨龍”是如何煉成的?
新華社記者邰曉安、陳弘毅
28日上午9時15分,列車緩緩駛出福州南站,旋即便進入隧道群之中。加速、再加速,僅僅20分鐘后,G9801次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已在湄洲灣的海面上“飛行”。
一列運行試驗車組駛過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9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歷經(jīng)6年多時間的建設,9月28日,我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福廈高鐵開通運營。這條全長277公里的鐵路一路穿山越海,宛如一條橫臥在福建沿海的“鋼鐵巨龍”。
“福廈高鐵的橋隧比超過85%,再加上臺灣海峽集中了各種海上惡劣環(huán)境,該項目又三跨海灣,建設難度可想而知。”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福廈高鐵項目經(jīng)理李平卓介紹說,作為我國沿海智能高鐵的探索和示范項目,福廈高鐵的建設面臨臺灣海峽地震帶影響、海浪潮汐沖刷等多項建設難題。
如何讓高鐵能以350公里的速度跨越湄洲灣、泉州灣、安海灣三個海灣,實現(xiàn)施工安全高效、動車行駛平穩(wěn)不減速、后期維護方便,是福廈高鐵建設者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9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東南沿海鐵路福建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饒惠明介紹,建設部門組織開展專項科研課題研究,“一橋一策”創(chuàng)新技術、材料、工藝,成功解決了近海強風環(huán)境下通行高速列車的技術難題。
“以泉州灣跨海大橋為例,主梁采用流線箱形結(jié)構(gòu),并附加導流板、減振欄桿等有效措施,適應了海灣深水強風的高鐵運行環(huán)境。”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福廈高鐵橋梁設計負責人楊恒介紹說,他們還將含鎳耐受鋼應用到海上橋梁項目中,通過鋼材的化學特性實現(xiàn)“以銹治銹”,達到長效防腐的效果。
“作為繼京張高鐵、京雄城際后我國建成投用的又一智能高鐵,數(shù)字施工與智慧建造技術在福廈高鐵建設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東南沿海鐵路福建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劉軍華說,為了應對臺風、強降雨等惡劣天氣給鐵路設備帶來的不良影響,福廈高鐵施工方建立了高鐵災害大數(shù)據(jù)分析應用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對關鍵氣象災害風險識別和精細化預警,進一步提升了鐵路防災減災能力。
福廈高鐵安海灣跨海大橋(9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福廈高鐵設計團隊利用自主研發(fā)的三維選線設計軟件,實現(xiàn)全線橋梁、路基、隧道、站場、接觸網(wǎng)與軌道、立交道路的模型構(gòu)建,讓福廈高鐵在虛擬世界有了一位‘數(shù)字孿生’兄弟。”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福廈高鐵BIM總設計師孫澤昌說,有了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助力,減少了碰撞與返工,提高了建造質(zhì)量,讓福廈高鐵從一開始就自帶“智慧基因”。
“建設超級工程還要有‘超級精神’。”中鐵大橋局新建福廈鐵路1標常務副經(jīng)理張加陽介紹說,2018年臺風“山竹”影響福建,特大暴雨襲擊正在施工的南塔山隧道。施工者們組織白班加夜班,整整30個小時才完成搶險。
“我們標段光土石方調(diào)配就達700萬立方米,最高峰時單日填土1.5萬立方米,每輛運輸車一天得跑十五六個小時。” 張加陽說,正是每一位建設者的默默奉獻,才讓福廈高鐵這條“鋼鐵巨龍”如此耀眼奪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