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赴浙江專題調研——
傾聽臺灣鄉親訴求 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兩岸脈動)
從西子湖畔到北侖港區,從“公望兩岸圓緣園”到半屏山“同源同根碑”,從海峽兩岸(紹興)數字產業合作區到溫州臺商科技產業園……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臺聯會長鄭建閩率臺灣省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赴浙江省開展兩岸融合發展專題調研。
這是臺灣省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首次集體調研。代表們走訪了杭州、嘉興、紹興、寧波、溫州5市16個區縣;召開了3場座談會,聽取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臺工作的情況通報,與在浙江常住臺胞溝通交流;實地調研考察了7家重點臺資企業、4個兩岸產業園區……“此次調研主要圍繞浙江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增進臺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協助解決臺胞臺企困難和問題,支持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的情況等議題。”鄭建閩介紹。
首次集體調研
聚焦兩岸融合發展
“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這首民謠傳唱于海峽兩岸之間,也讓兩岸半屏山的所在地——浙江洞頭和臺灣高雄結下了不解之緣。
浙江與臺灣隔海相望,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連,是兩岸合作最密切的地區之一。在兩岸交流史上留下“合璧”佳話的《富春山居圖》便誕生于此——元代畫家黃公望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創作的《富春山居圖》,歷經磨難成了兩段,分別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富春山居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實現“合璧”。此次代表們走訪的黃公望村和“公望兩岸圓緣園”,便得名于此。
“你們的祖籍在臺灣,我們的祖籍在大陸。”聽罷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的介紹,溫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憲清笑著說,真是“兩岸一家親”。在洞頭半屏山頂“同源同根碑”前,代表們為兩岸融合發展留下新期許。
臺菜餐廳、古琴工作室、幸福市集……位于杭州市富陽區的“公望兩岸圓緣園”,不僅生動展現兩岸交流合作的成果,也為臺灣青年提供了創新創業的平臺。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陳貴靜看到黃公望村以及“公望兩岸圓緣園”以畫卷為媒、用山水傳情,推進兩岸文旅融合、景村融合、城鄉融合發展,感觸良多,這次調研讓她受到很多新的啟發。
“‘圓’兩岸同胞一個夢,也展現出兩岸同根同源的‘緣’。”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臺聯會長曾力群非常欣賞“圓緣園”這個名字。“園區優惠政策不但為臺灣創業者提供店面,還可以助力做電商、物流。希望‘公望兩岸圓緣園’不但能吸引臺灣青年過來,還能讓他們留下來有更大發展。”曾力群說。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廖志豪在上海大學擔任科研管理部副部長、藝術創作處處長,曾多次參與或組織兩岸青年交流活動。“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展現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也給人以啟發,那就是在文化保護傳承中融入新元素。兩岸文化交流要用青年懂得的語言去做,比如可以把有意義的內容融入年輕人喜愛的游戲中去,在載體創新等方面開拓新思路。”他說。
關注經驗做法
服務臺企共創雙贏
浙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也是臺商投資大陸的重要省份。自1985年第一家臺資企業落戶起,浙江已累計批準臺資企業1.1萬多家,實際利用臺資310多億美元。
在浙江,許多臺商扎根幾十年,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自1995年落戶嘉興,我們已成為全球較大的緊固件制造廠商之一,‘小螺絲’走向了‘大世界’。”在嘉興,晉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向代表們介紹。
在紹興,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周桂文介紹:“公司意識到大陸市場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將總部從臺灣遷到上海。如今,公司正在投建鼎捷智創芯基地項目,將聚焦汽車零部件、智能裝備等制造產業的數字化應用,推動產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以前紹興的支柱產業是以紡織業、印染業為主的傳統產業,近些年積極引進集成電路企業,其中不少是臺資企業,發展速度快,落地見效也快,產業轉型比較成功。”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聯副會長兼秘書長陶駿介紹,不僅紹興,嘉興、寧波、溫州等地也有很多兩岸經貿合作的成功經驗。他認為,“浙江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政府積極為企業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調研中,代表們聽到不少臺灣鄉親對于浙江營商環境的肯定。在紹興,一位臺商稱贊海峽兩岸(紹興)數字產業合作區園區建設很快,“疫情期間也沒耽擱”。“去年疫情嚴重時,我們在隔離酒店設了一道玻璃墻讓雙方隔墻對接”,紹興市臺辦負責人介紹,可見可聽的玻璃墻讓“隔離”與“招商”兼得。
“此次主題調研,我們不僅聽取了臺灣鄉親的意見和建議,考察了浙江兩岸融合發展的情況,還希望所有代表能有所收獲,學習借鑒浙江的好做法、好經驗,對日后的代表工作有所幫助。”鄭建閩說。
聚焦意見建議
關心臺灣鄉親訴求
祖籍廣東梅州的黃仁成,到浙江已經30年。這些年來的發展,讓黃仁成感慨道:“我初到時人生地不熟,有些惴惴不安。后來發現,這里不但是投資的好地方,對臺灣同胞的照顧也無微不至。結婚手續怎么辦、孩子上學沒戶籍怎么辦……當地臺辦都幫我們一一解決。”
“臺商的困難之一是土地緊缺,小微企業尤其困難。”一位臺商表示。面對中小企業的呼聲,溫州開創“聯合開發建設,精細產權分割”的臺商投資新模式。7月揭牌的海峽兩岸(溫州)大健康產業園核心區,專門辟出近90畝設立溫州臺商科技產業園。產業園采用統一設計、建設和運營模式,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集智能制造、總部經濟、孵化加速等于一體,目前已有12家總部和科技企業入駐。
溫州柏元經貿有限公司是入駐企業之一。該公司設計生產的護目鏡、滑雪鏡等很受消費者歡迎,但在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的溫州,工廠面積有限,產能一直難以提高。“這次入駐產業園,工廠用地大幅增加,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董事長黎輝隆說。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永東聽后表示,這種產業園模式值得土地資源同樣稀缺的廈門借鑒,可幫助具備市場前景的小微臺企轉型升級、繼續發展。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富麗(香港)國際集團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培輝表示,一路走來,感受到臺企對于在大陸發展的信心,“這離不開當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
由于跨海峽征信困難,有臺胞希望能在大陸便利辦理貸款、信用卡等業務。“我之前聽到臺灣鄉親有不少類似訴求,此次看到浙江省臺辦會同浙江省農信聯社發行的‘豐收臺融卡’,既解決了臺胞生活需求,也幫助他們在大陸逐步建立起征信體系,目前已發放3000余張,這可為其他地方提供借鑒。”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市臺聯會長林青表示。
座談會上,多位臺胞還就如何落實同等待遇政策表達了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顏珂表示,臺灣鄉親反映的情況,將帶回去盡快分析研究,形成調研報告,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意見建議。
“學習借鑒好做法好經驗,把臺灣鄉親的心聲帶回去,共同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臺灣省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們滿載收獲與托付,結束了這趟傾聽、考察、探討、思考的調研之旅。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7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